top of page

言語治療 / 吞嚥障礙  知多少?

言語治療知多少?

以往只有少數人知道言語治療是怎麼樣的服務。一般人總會問: 「言語治療是教小朋友說話的嗎?」近年隨著言語治療的普及,認識這項服務的人已漸多,但仍有不少人對它存有誤解。你知道甚麼是言語治療嗎?你的子女又需要接受這項服務嗎?常見於學童的溝通障礙有四大種類,分別是語言障礙、發音問題、聲線問題,以及流暢問題,出現這些情況的兒童一般在進入小學後均可以獲得校本言語治療支援服務的跟進。有語言障礙的學童於理解或表達複雜句子、文章段落、短篇故事等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困難,以致造成答非所問或令旁人難以理解的現象。至於有發音問題的學童於表達時亦可能會因為發音不良,例如把「去操場排隊」說成「去高強排舉」,引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情況。然而,一般於校本言語治療支援服務的範圍之中,鄉音問題並不包括在内。聲線問題則往往是因為學童不當或過度運用聲帶,加上其他不良習慣,例如飲水不足,而導致聲音沙啞。最後,流暢問題是指於說話時經常無法將所想表達的流暢地說出,例如:「去去去操,操場排隊」等等。

要令學童語言能力得到改善,必先由學前著手處理最為重要。 我們建議及早識別問題,透過定期測試小朋友的理解、表達、組織等方面的能力,有助及早發現問題並為他們提供適切治療方為上策。

 

長者吞嚥障礙知多少?

大家進食時有沒有 “濁親” 的經驗 ? 這通常是因為進食過急,令食物或飲品於
吞嚥進食道時誤進氣管,引致氣哽,即俗稱的「落錯格」或「濁親」。但如果長期持續出現此情況,可能患有「吞嚥困難」,後果可大可小,不容忽視。

吞嚥困難是老年退化的現象之一,大多因疾病如中風、柏金遜症等影響口腔機能。常見徵狀包括:經常流口水、在吞嚥時或吞嚥後咳嗽、進食後聲線變得混濁不清、進食後呼吸節奏明顯變得急速、食物或飲料停留於口腔內較久才能吞下、或者每口食物要吞嚥數次才吞完、吞嚥後食物仍留在吞頭或散在口腔周圍等。

如你發現家中長者有以上徵狀,建議應及早尋求治療。言語治療師會透過臨床測試,以及利用儀器深入檢查,以評估患者吞嚥困難的嚴重程度及出現氣哽的危險
性,並建議合適及安全的進食方法,並配合適當的吞嚥治療。我們亦會透過訓練,刺激患者口腔感覺及吞嚥反應,加強吞嚥時的氣管保護,以及訓練吞嚥肌肉的協
調性。

大家可能覺得老人家食飯間中 “濁親” 很平常,不必大驚小怪,但如果吞嚥障礙得不到適當及時的處理,可引致營養不良、缺水、發熱、體重下降,嚴重者可演變成吸入性肺炎、氣哽,甚至死亡,可見後果可大可小,不容輕視。因此如大家發現長者有吞嚥障礙的徵狀,建議應及早尋求治療。

bottom of page